膏药加工的制法和作用
传统的中药剂型有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等,膏剂又分内服和外用两种,内服膏药又叫滋膏,呈半流体稠膏状,用瓷罐或广口玻璃瓶盛之,适用于慢性病人口服。
外用膏药加工就是通常说的膏药,它的制法大体如下:先按配方量将药材切断或捣碎,放在油(芝麻油、豆油或花生油)里浸泡,然后生火煎炸,若有花、叶、果皮等不耐高热的药料,应后放。炸至药料焦枯或炭状时,除去药渣继续熬油,并随时搅动,防止起火,直至将油滴在水上成珠不散为度,再加入黄丹或铅粉,不断搅拌,直至成膏。然后放在冷水中去“火毒”,就成为膏药。应用前还有摊涂一道工序,即将膏药微火或隔水加热炖化,摊涂在纸、布或兽皮(如狗皮)上,膏面轻轻折合,放入纸盒或袋中,就是市售的膏药,有大小不同的规格,于干燥阴凉处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