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膏药的特点以及低温膏药的制作工艺
黑膏药的特色:
黑膏药常温时为坚韧固体,无明显粘性,受热后变软,膏药兼有外治与内治的成效,外治用以消肿、拔毒、止痛、生肌、收口、内治用以祛风寒,和冷血、消痰痞,壮筋骨及通络止痛,膏药效果牢靠效果耐久,用法简洁,且价廉,携带与储存便利。

低温膏药的制造技术
榜首框 低温膏药的制备技术
(一)预备
1、用具预备:
(1)天平秤:(2)粉碎机一台;(3)120 目细筛一个;(4)铁锅一口,锅铲一把;(5)火炉一个;
(6)600ml 量杯一个;(7)保温瓶一个;(8)漏斗一个;(9)1000ml 以上空瓶 2 个;(10)膏药压片机(11)膏药被、膏药衬纸和薄膜。
2、药品预备:
植物油(桐油、花生油、、菜籽油、蓖麻油、最好任选芝麻油),松香,中药配方药材,乙醇。
3、预先加工:
中药精料(为脂溶性物质或受热易丢失的一些药物)粉细,过 120 目筛;(2)中药粗料(根、茎、叶 、果、骨、肉、皮、毛、甲等)去灰土杂质或切片,装置 3—10 倍的乙醇浸泡 7—15天,或时刻更长一些。浸泡结束后,倾出乙醇铲除药液去渣,用 3—5 倍的水煎汁、去渣,煎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粗料的半量至等量。再将浓缩液倾入乙醇提取液中,杂质发生絮状沉淀,清液为乙醇提取液,取清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煎汁浓缩液的 1.5—2 倍。乙醇提取浓缩有两种办法:一种是直接加热蒸发;另一种是玻璃蒸馏器加热收回。
(二)松香膏的制取
植物油 1 份,松香 3 份,药粉 3 份。(可根据时节和地域确定松香分量,即枯计量),松香打碎和植物油一起放入锅内加热熔化,用锅铲搅匀。做老嫩试验:用棍棒蘸松膏涂牛皮纸上,再贴到肌肤上,稍等片刻,撕下,即贴位还留传有些松香膏,并在撕的过程中带有长丝,阐明松香膏太嫩;如松香膏贴到肌肤上张贴不牢,容易掉落,阐明松香膏太老;松香膏揭去需用力,揭过今后所贴部位不易留油迹,阐明松香膏老嫩适合。如膏过嫩需加量 1/10 的松香再试,直至老嫩适合。
(三)松香膏药的制取
松香膏药老嫩适合需继续加热,温度 100 摄氏度摆布时,将乙醇浓缩液喷洒入锅内,边喷洒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;锅内无气体蒸发即停火,待温度降至 70 摄氏度是将精料掺入松膏内搅匀。
(四)摊贴
办法 1:膏药制成将火炉封闭膏药锅置火炉上,使用火炉放出的少数温度来维持药在锅内的软化度,使膏药处于软化状况,使用勺子将膏药摊贴到膏药被上,制成所需要不一样标准的膏药;一边摊贴一边将薄膜或衬纸掩盖在膏药上面,确保膏药面平整,不粘连,膏药不蜕变,摊贴结束,装入塑料袋密封,置于阴凉枯燥处。
办法 2:备用:100 克天平称、塑料薄膜(10×10cm)、压片机一台、透气胶布(11×11cm)、不锈钢平匙。
制造:将膏药冷却后,称膏药 10 克,团成球状,用塑料薄膜将膏药团包裹中心,放在压片机上,悄悄按压,使膏药在压片机内周围均匀,再将塑料薄膜与膏药片一起取出,揭掉塑料薄膜,即成膏药片(0.2×7cm),放在报纸上几十个或几百个,然后用不锈钢平匙,将膏药片放置在膏药布与腊纸中心,周围间隔均匀,装塑料袋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