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药加工制作中常用药材之巴豆与白及
到今日现已做了15篇膏药加工药材的文章了,而今日为叙述的是膏药加工制造中的常用药材巴豆与白及。我们都知道巴豆是一种泻药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巴豆也是膏药加工的一味药材。而巴豆作为膏药药材,是不错的药引。
巴豆
别的称号:巴菽 刚子 江子 老阳子 双眼龙 猛子仁 巴果 巴米 双眼虾 红子仁 豆贡
主要成分:种子含巴豆油,油中尚含强制激性(具泻下效果)和致癌成分,为亲水性的巴豆醇的双酯化合物,已别离的化合物称为巴豆油因子,尚含疏水性的4-去氧 -4α-巴豆醇的三酯化合物。
性状:卵圆形,通常具三棱。外表灰黄色或稍深,粗糙,有纵线6条,顶端平截,基部有果梗痕。破开果壳,可见3室,每室含种子1粒。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,外表棕色或灰棕色,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,另端有微凹的合点,其间有拱起的种脊;外种皮薄而脆,内种皮呈白色薄膜;种仁黄白色,油质。无臭,味辛辣。
功能主治:治冷积凝滞,胸腹胀满急痛,血瘕,痰癖,泻痢,水肿,喉风,喉痹,恶疮疥癣。1.峻下冷结:适用于冷结便秘,腹满刺痛;或小孩乳食积滞,痰多惊悸。 2.攻痰逐水:可治水肿胀满,二便不通之症;寒食结胸,痰涎壅盛,胸膈滞闷,肢盗汗出者;以及痰迷清窍,精力紊乱。3.用治痈肿脓成不溃,本品有蚀疮排脓之功。
用法及用量:多入丸散。外用适当。大多制霜用,以减轻毒性。内服:入丸、散,0.5~1分(用巴豆霜)。外用:绵裹塞耳鼻,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。
不良反应和留意:畏牵牛。
白及
别的称号:甘根 白根 白给 白芨 冰球子 白乌儿头 地螺丝 羊角七 千年棕 君球子 一兜棕 白鸡儿 皲口药 利知子
主要成分:新鲜块茎含水分14.6%、淀粉30.48%、葡萄糖1.5%。又含挥发油、粘液质。根含白及甘露聚糖,是由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。假鳞茎含粘液质56.75%-60.15%,又鲜假磷茎含淀粉30.48 %,葡萄糖1.5%。并分得3个新的联苯类和2个新的双氢菲类。近又分得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白及醇A,B,C。此外,还分得暂称Bs-1-4的4个化合物。
性状:块茎略呈掌状扁平,有2-3个不合,长1.5-4.5公分,厚约0.5公分。外表黄白色,有细皱纹,上面有凸起的茎痕,下面变有衔接加一块茎的痕迹,以茎痕为基地,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,其上有细根残痕。质坚固,不易折断。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,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。气无,味淡而微苦,并有粘液性。
功能主治:治肺伤咳血,衄血,金疮出血,痈疽肿毒,溃疡痛苦,汤火灼伤,手足皲裂。1.收敛止血:主要用治肺出血,如咳血;胃出血所造成的之吐血,及外伤出血。2.消肿生肌:用于疮疡初起,或疮痈破溃,久不收口者,还治手足皲裂。近年常以本品医治肺结核咳血、消化道溃疡出血等证。
用法及用量:内服:煎汤,1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涂。